潘耒(1646~1708)清初学者。字次耕,一字稼堂、南村,晚号止止居士,藏书室名遂初堂、大雅堂,吴江(今属江苏苏州)人,潘柽章弟。师事徐枋、顾炎武,博通经史、历算、音学。清康熙十八年,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,参与纂修《明史》,主纂《食货志》,终以浮躁降职。其文颇多论学之作,也能诗。所著有《类音》、《遂初堂诗集》、《文集》、《别集》等。 潘耒的诗文(35篇)
顺治三年(1646),潘耒出生于江南吴江县(今属江苏苏州)的一家书香门第。六岁丧父,依兄潘柽章生活。潘柽章,字圣木,号力田,康熙二年(1663)因浙江南浔庄廷鑨明史案牵连,与吴炎同被凌迟于杭州弼教坊。其嫂沈氏流放就道,时耒年仅十七,徒步送之。沈氏流放至广宁(辽宁省北镇县),中途流产,服药自杀。耒曾有《恸哭七十韵》《阁谷歌》《度关曲》三首诗为其兄所遭庄史之祸而作。
潘耒生而奇慧,读书十行并下,过目不忘,曾先后受业于长兄柽章、吴炎、王锡阐、徐枋、顾炎武等著名学者,博通经史、音韵、算数及宗乘之学。嗜好收藏砚台,并根据砚的形状、质地,分刻铭文,闲睱独自把玩,自得其乐,人称其有“石癖”。
康熙十七年(1678)清政府诏举“博学鸿儒科”,潘耒为左谕德卢琦和刑部郎中谢重辉交章推荐。试后,潘耒名列二等第二名,以布衣身份被授为翰林院检讨,参与《明史》修纂,主纂《食货志》六卷。潘耒在京为官五年,其间,除参修《明史》外,又被康熙帝亲自简拔为日讲起居注官,出任会试考官,分校礼闱。他对于时政亦多有建白,后因精敏敢言,无稍逊避为忌者所中,以浮躁降职,后因母忧归,遂不复出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),在福建建阳将顾炎武《日知录》三十二卷本刻版行世,潘耒在《日知录》原序曰:“当代文人才子甚多,然语学问者,必敛衽推顾先生”,并谓此书“惟宋、元名儒能为之,明三百年来殆未有也”。
康熙四十二年(1703)春,康熙南巡,复耒原官,越三年,皇帝又南巡,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耒,耒曰:“止止止,吾初志也,吾分也。”并附一首《老马行》以谢,竟不复出。
潘耒晚年崇信佛学,好山水,遍游天台、雁荡、武夷、黄山诸名山,为文记之,名篇有《游南雁荡记》、《火焰峰》、《天柱峰僧饷黄独》、《仙居诸山游记》等。
登五老峰最高顶。清代。潘耒。 我浮鄱湖望五老,万仞秀出天中间。云气蒙笼乍开合,恍疑蓬阆难跻攀。岂意今朝策藤杖,逍遥遍踏五峰上。寒空啸裂碧玻璃,大地山河收寸掌。南康军城一叶浮,扬澜左蠡横天流。白沙赤岸错如绮,烟林点点天南州。天公妒我尽远景,故遣飞云夺峰顶。如轮如席掠面来,万象斯须不留影。乘云我欲之帝廷,稍为匡君呜不平。兹山何者让衡霍,不岳不镇谁使令?一笑颠仙扶我住,世上空名了无据。餐霞吸露快即休,多口无遭帝阍怒。
华峰顶。清代。潘耒。 昆仑之脉从天来,散作岳镇千琼瑰。帝怒东南势倾削,特耸一柱名天台。天台环周五百里,金翅擘翼龙分胎。峰峦一一插霄汉,涧瀑处处奔虹雷。华顶最高透天顶,万八千丈青崔嵬。乘云御风或可上,我忽到之亦神哉!游氛豁尽日当午,洞视八表无纤埃。南溟东海白一杯,括苍雁宕青数堆。千峰簇簇莲花开,中峰端严一莲台。华藏世界宛如此,醯鸡不识良可哀。渺茫夸阆苑,荒忽求蓬莱。何如天台灵异在人境,劫火不到无三灾。神泉自流,琪树不栽,弥山药草,满谷丹材。应真隐显混樵牧,飞仙游戏同婴孩。羲之乏灵骨,太白非仙才。已住神山却归去,空馀石屋寒苍苔。我已梦觉墙根槐,安能更逐鱼龙豗。径须习定栖峰顶,饱看沧桑三百回。
荔支盆。清代。潘耒。 荔支盆,来三山,枝头壅土生根难。荔支盆,上建浦,冲波峻滩挽舟苦,短逢愁日复愁雨。荔支盆,过仙霞,千夫肩荷百吏遮,汗流骨出愁鞭挝。从此浮江溯河去,严程昼夜不停住。焦枯颠顿十存五,寥落猩红缀孤树。蓬莱宫中掩露尝,冰丸入口流琼浆。宁知一丸数金值,百旬劳扰千村忙。大臣事君自有礼,忠孝不在养口体。争新作俑彼何人,绎骚烦费无穷已。不贵异物惟吾皇,勤求民隐恒如伤。谁能上书罢贡献,令人千载思唐羌。
水车。清代。潘耒。 世间大巧不自用,用物之力因自然。力大无过风与水,驱使有道天无权。帆樯辐毂皆圣作,水车奇妙尤无前。筑防壅水令湍悍,冲波蹴踏车轮旋。轮广丈余贯以轴,编筒其上巧在偏。仰则吸水俯吐水,如瓶倾泻檐溜悬。刳木为槽受其吐,驾空行远归于田。神龙卷波谢迅疾,霖雨注地输连绵。昼翻夜运不暂息,无人守视常转圜。溪丁作碓舂米谷,山僧修笕行清泉。一家一户自便利,岂如普润泽不专。汉阴丈人戒机事,此非私智天机全。于人无争物无损,其器可守法可传。吴淞水平不可激,夔蚿相视休相怜。但安桔槔守拙钝,勤苦亦自邀丰年。
卦山。清代。潘耒。 卦山交山阳,孤峰独崔嵬。下眺一气中,棱棱露岩崖。森如六爻列,错若诸卦排。我来正雪霁,寒空无纤埃。群峰皎练明,万柏攒一苔。远见介山巅,干霄白皑皑。近瞩交城城,微茫辨楼台。文峪下西溪,汾川自东来。连山走黄河,屏扆却抱回。谁言万家县,形势亦壮哉!守险在良牧,济世须雄才。利铁锢穷岩,健马嘶风哀。刘渊亦何人,石匣为之开。苍天不可问,浩歌舒远怀。
河堤。清代。潘耒。 良医视病人,察脉审其证。悉病所从来,治之药乃应。浊河本北流,清淮自南亘。河徒忽夺淮,淮弱而河盛。一石八斗泥,壅碍入海径。倒灌淮上流,湖于可涉胫。埂堰始冲决,淮南受其病。塞决固治标,要须遂其性。下流无路行,东遏必西迸。疮平毒未消,堡闭盗犹横。旁观方忧危,当局莫予圣。治河近称善,吾宗老司空。河徙时未久,淮流尚争雄。海口虽停沙,可以水力冲。淮主河乃客,主壮客不攻。用清以刷浊,当年策诚工。淮今仅一线,河涨犹难容。淤沙积成土,不浚焉得通?古方治今病,和缓技亦穷。疏瀹费虽多,尺寸皆有功。堤成倘蚁漏,金钱掷波中。